Dragan Boat Festival Zong Zi

Zong-zi-14

從小吃台南人包的道地南部粽長大,後來才知道人在福中不知福,當時說什麼也不肯幫忙包粽子,只會洗洗粽葉,移民美國後才用越洋電話,跨國請教祖師爺—-我的母親,一個在台南麻豆長大的姑娘。

近端午,左右鄰居就開始粽子交換的儀式,是為了嚐嚐各家口味,不像遠離家鄉後,朋友給的粽子是為了安慰。吃來吃去,自家的粽子還是最可口,後來發現所謂的南部粽也是最受大家歡迎。

佳節到了,包粽子是一份惦念,那全部遠離家鄉的小孩;老大結婚了家裡人口多,所以應該給她多一些粽子,老二跟公婆住也是人多,那老二的就跟老大的一樣多,小女兒跟兒子都單身,也沒開伙……,母親就這樣一人一串,分配清楚。只是有一年母親托弟弟帶給我的粽子,被他給獨吞了,讓我每逢佳節倍思”親”人帶給我的痛,只因那粽子太可口了,吃不到是一種痛。

和姐姐們討論起來,我們三人一定要有一個把媽媽的粽子學起來。

第一次包粽子,淚如雨下,或許是因為嫁的很遠,要飄洋過海,又逢佳節,更因為要剝很多的紅蔥頭Shallots。母親口訴的菜譜是沒有材料份量的,我反覆練習,送出無數的粽子,得到無數的評語,連續幾天下來,我母親的粽子才在我嘴裡重現。

北部粽:
用油將米粒炒至半熟,近於「油飯」
再以筍殼Bamboo husk,填餡包裹填餡後蒸食。
筍殼的色澤棕黃,略帶斑點,質地頗為堅韌。

南部粽:
純白糯米浸泡後加肉餡、香菇、紅蔥頭,亦有添加花生、紅豆、栗子、蘿蔔乾者,較特殊的亦有加魷魚、蝦米者,餡料須先行醃製,以月桃葉或竹葉Bamboo leafs 包裹,水煮。

以下為簡易版的南部粽Southern Zong Zi作法。數量: 32 個(食譜在最下方)

zong-zi-15
葉子的光滑面朝上,兩片葉子尾端相對,大部份重疊,將一頭折過來對另一頭,形成如圖的袋型。
zong-zi-15b
先放少許糯米,甜滿尖端,放入香菇、肉以及其他餡料後,再加上一些糯米
zong-zi-15c
zong-zi-15d
zong-zi-15e
這時左手不要壓太緊,想像形狀應該呈現三角錐形,也就是每一側都是三角形,用右手一邊輕推著粽葉片,讓所有糯米集中,同時也一邊折蓋成型。
zong-zi-15f
上圖,包成三角錐形,先用右手將兩側包折成型,壓緊後就如下圖。
zong-zi-15g
最後多出來的部份就一起折向一側呈下圖(我的拇指壓住的部份就是最後折下來的部份)
zong-zi-15h

 

在還沒有包粽子以前,要先將繩子固定在某處,這時抓起繩子的一端,纏繞粽子兩圈,要綁緊時也讓繩子交叉兩圈,會比較好綁。

 

 

zong-zi-15i

 

每一次包粽子,都要多練習幾次,才會包的漂亮,因為大部份人都是一年包一次,

初學的人不要放棄多試起次,就一定可以包的很好的。

 

 

zong-zi-15j

材料:
1. 糯米5磅,泡水 2 – 4小時
2. 香菇5盎司,泡冷水20分鐘後每片切4等分,留下泡過的水
3. 乾的生花生米一包12盎司與水,大火煮開,蓋住靜候15分讓花生泡在裡面直到發漲
4. 粽葉10盎司泡在水裡,用熱水把粽葉煮過一下,用刷子刷乾淨,剪掉葉頭及尾尖處,這樣粽子完成品才漂亮些。
5. 用3/4杯油,先爆香1磅切片的紅蔥頭,再爆香菇,五花肉2磅切塊用油炒香,並加入五香粉、胡椒粉各2小匙、醬油1/2 -3/4杯(視鹹度調整),及糖約2大匙等調味料炒過後,起鍋置旁,留下湯汁及一些紅蔥頭在鍋裡。
6. 同一個炒鍋不要洗,直接放入糯米及花生攪拌,用1/4杯醬油和鹽調味,此時味道需要稍鹹,米粒漲大後味道才會剛好,另外再拌入一些炒好的紅蔥頭,這樣糯米才有香味。
7. 包好後水煮60分鐘或用快鍋25-30分鐘,即可上桌,食用時帶有淡淡的竹葉清香,可添加花生粉、醬油膏一起食 用,或是市售粽子甜辣醬,最後灑上一些香菜Cilantro。